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亿博体育播报视频 > 新闻动态 > 李光耀追悼会,女儿李玮玲哭成泪人:我是一名客家人,必须坚强
李光耀追悼会,女儿李玮玲哭成泪人:我是一名客家人,必须坚强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7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67

李光耀是新加坡的“国父”,他的家里人一直都被大家广泛关注着。

李光耀有三个孩子,个个都很出色。但尽管他一生辉煌,却总是在为女儿李玮玲的婚姻大事操心。而李玮玲没能达成父亲的心愿,这也成了她一辈子的遗憾。

【优秀又坚韧的新加坡公主】

李玮玲1955年来到这个世界,她4岁那年,老爸李光耀成了新加坡的总理。家里的保姆看着小李玮玲,开玩笑说:“你爸爸现在是大总理了,以后我们得叫你大小姐喽。”

保姆开了句玩笑,李玮玲想了想,然后一本正经地回答:“我爸是总理没错,可我不是啊,别这样叫我啦。”

自从老爸当上总理,李玮玲和家人就一直在大家的关注中生活。她说的每句话,做的每件事,都会被大家留意并且讨论。

李光耀曾吐槽过李玮玲不擅长家务活,这话不小心被记者听到,很快就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。从这就能看出,李玮玲从小到大,生活里几乎没啥隐私可言。

碰到这种说不出的压力,李玮玲曾跟妈妈聊起自己的烦恼,说觉得自己就像是待在一个四面透明的玻璃屋里。

妈妈当时安慰她道:“你爸爸李光耀啊,就像那人人都想瞧一眼的大熊猫,可大熊猫不是谁都能见到的。对那些见不着大熊猫的人来说,能看看大熊猫的孩子也挺好的。”

妈妈的话简单明了,让李玮玲懂得了身为名人的处境。从那以后,李玮玲很少再被外面的声音所困扰,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起来。

进了学校,李玮玲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,总是排在前面。她从小学一年级起,就不停地升级。而且每次升级后,她的成绩还是保持在前面。

小学毕业那天,李玮玲被选为毕业生代表去台上讲话,这让李光耀特别开心,特意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来参加毕业典礼。得到爸爸的肯定,李玮玲心里特别骄傲,这份骄傲让她对学习更有劲儿了。

【她是性格上最像李光耀的孩子】

李光耀因为工作太忙,在孩子长大过程中很少能陪在他们身边。就连普普通通的生日聚会,也总是只有她爸妈和两个哥哥出席。

和大家想的不一样,李光耀一家并没住在豪华的大房子里,而是五口人挤在一栋旧楼里,家里日常的开销都是靠妈妈赚钱来维持。

李光耀作为爸爸,其实并不怎么合格。而妈妈柯玉芝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,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上。爸爸妈妈因为忙于事业,没有太多时间照顾李玮玲,所以她从小就变得非常独立。

李光耀有三个孩子,两儿子和一个女儿,在这仨娃里,他最疼爱李玮玲,因为李玮玲性格最像他。并且,李玮玲还特别有毅力和眼光,看事情总能一针见血。

有时候,李玮玲甚至会直接跟父亲唱反调,这让李光耀感觉女儿在政治上有股子不凡的能耐。

李玮玲虽然对社会很关心,但高中毕业后,她并没有选择法律或社会学这类容易进入政治领域的专业,而是坚定地选择了学医,当上了一名医生。

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和学习积累,她慢慢变得有名,成了医学领域里的大咖,现在已经是新加坡国立脑神经医学院的一把手了。

【坚持宁缺毋滥 感情大多无果而终】

李玮玲工作上是个不折不扣的行家,但说到感情,她的经历就相当单纯了。因为还没遇到合适的人,李玮玲现在还是单身一人。十几年前,李玮玲的婚姻大事常成为新加坡媒体讨论的热点。

年轻时候的李玮玲留着短发,老爱穿职业装,显得特别精明能干。她的一举一动中,总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智慧的气质。到了21岁,有个医生同事喜欢上了她,两人没多久就谈起了恋爱。

跟这名医生交往了一段时间,李玮玲发现他老爱去上层社会的聚会,这让她特别不舒服,于是两人就分手了。之后,李玮玲也试着跟其他人谈恋爱,但都没能成功。

2005年的时候,李玮玲去非洲玩,和她一起去的同事提起了以前追过李玮玲的那些人。李玮玲老实说,有三个人一直对她穷追不舍。这里面有两个,最后从恋人变成了朋友,还有一个,两人现在已经不联系了。

【身份和性格让她婚恋的选择面十分狭窄】

一般来说,李玮玲出身好,还是医学专家,应该很容易找到对象。可如今66岁的她却还是单身,这既因为她性格独立,也因为她父母那让人向往的完美爱情。

李玮玲生在总理家庭,爸爸和哥哥都是新加坡的大人物。这样一来,她就很难嫁给普通人。而那些有钱有势的家庭里,能配上李玮玲,在眼界、学问、工作上跟她合得来的人又很少。所以,说到找结婚对象,李玮玲能挑的人真的不多。

因为从小就被教导要独立,李玮玲养成了喜欢一个人行事的性格。和人相处时,她总是话说到位就停,跟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,也很有礼貌。

她从不靠别人太多,也不愿意去打扰任何人。在和人打交道时,李玮玲本身就有很多闪光点,再加上她独到的看法,让人觉得她特别优秀,因此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,但也让人感觉难以亲近。

【父母的感情深刻影响着李玮玲】

李玮玲写了一本自传,书名叫《一个新加坡客家女子的故事》。在这本书里,她觉得爸妈的感情对自己有很大影响。

就像很多恋爱故事那样,李光耀和柯玉芝是在莱佛士书院相遇的,他们都是学校里的学霸,成绩总是名列前茅,还老爱争个高低。在学校那会儿,柯玉芝经常考得比李光耀好,两人就是在这样你追我赶的学习比拼中,慢慢认识并了解彼此的。

二战打响后,他俩走到了一起,感情越来越好,都觉得对方是自己这辈子要找的那个人。在英国学习那会儿,两人悄悄许下了相伴一生的承诺。

结婚后,柯玉芝一直在忙家庭和事业两头。作为妻子,李光耀并没有让她放弃工作只管家,反而鼓励她继续干自己的律师工作。

对李光耀而言,柯玉芝始终是最棒的助手。他那些重要的讲话稿、文件和报告,全都是柯玉芝帮忙起草和修改的。可以说,尽管柯玉芝没有正式的官职,但实际上她就是新加坡总理的得力帮手。

李光耀为了感谢老婆,送了她一对金吊坠,一个吊坠上刻着“好妻子好妈妈”,另一个则刻着“家里家外都帮忙”。

这么多年来,他俩的感情一直挺好的。对李玮玲而言,爸妈既是相爱的人,又是知己,还是离不开的亲人。不管外面的形势怎么变,李光耀在外面保护着新加坡,柯玉芝则在家里帮他管好家里的事。

他们俩就像是一对好搭档,各自有职责又互相帮助。这是打心底里的喜欢,也是不问条件的深情厚意。

这就是李玮玲心中所渴望的爱情,她觉得,要是找不到这样的爱,那还不如一直单着呢。

【自己选择单身 却劝别人结婚趁早】

尽管李光耀能理解女儿选择单身,但身为父亲,他还是免不了为女儿的婚姻大事感到焦急。

当李玮玲还可能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,李光耀满怀感慨地对她说:“其实,你妈妈和我心里都有点小九九,就是希望你能一直陪在我们身边,照顾我们直到老去。但我又想到,这样可能会让你觉得孤单,心里还真有点过意不去。”

李光耀除了担心女儿会感到孤单,还觉得女儿有些地方和自己太像,过于刚强,少了点女孩子应有的温柔,而这恰好成了她婚姻的一个不足之处。

李玮玲觉得,一旦成了家,就得放弃好多东西,而且也得被家庭和爱情给拴住了。

她清楚这世上没法啥都兼顾,比起家里的日常琐碎,她更向往自由,想把心思全放在工作上。她也知道做这个决定要付出代价,但她愿意接受这些。

【在父亲追悼会上哭泣】

2015年的时候,李光耀先生离世了。他是新加坡的建国元勋,他的离去让整个新加坡都沉浸在悲痛里。

在告别仪式上,李玮玲站出来讲了几句话。她一一说了说父亲为新加坡做的那些重要事情,然后一想到和父亲一起经历的往事,李玮玲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。

尽管李玮玲已经哭成了泪人儿,但她还是一直努力控制着情绪,直到把事情做完。在追悼会上,她曾讲过,身为客家人,她得坚强起来。

在新加坡,李玮玲能大方站出来说自己是客家人,真的挺不容易的。要知道,新加坡独立后,李光耀政府为了推广英语文化,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了不少限制。

因为李光耀的措施,华文学校全都被关了,就连很有名的南洋大学也变成了英文学校。李光耀政策厉害,大多新加坡华人开始说英文,中华文化在新加坡那段时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。

李光耀对中华文化不太推崇,这既有他个人的原因,也有现实的因素。李光耀的曾祖父是广东的客家人,到了李光耀这一代,已经是第三代了,他们家族已经完全融入了东南亚,而且还站到了英国殖民者那边。

像李光耀这样的人被称为海峡华人,但他们对中国并没有太多的情感。

其实,那时候新加坡被马来西亚赶出来,就是因为华人太多了。新加坡地方小,人少资源也少,要是文化上不快点跟上西方,就没法在全球经济里分一杯羹,那可就真穷了。

李光耀不干了之后,他儿子李显龙接了他的班,当上了总理。说到外交,李显龙政府明显跟美国走得更近了。

受美国舆论的影响,新加坡社会上也有很多人持有反华观点,所以,那些敢于公开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新加坡人,他们所面临的压力真的很大,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。

李玮玲对这些压力毫不在意,因为她一直以身为客家人而自豪,甚至还写文章夸奖客家女性,说她们坚强不屈,是大家学习的榜样。她还呼吁新加坡人学习客家人的品质,这样才能把新加坡建设得更好。

【公开批评哥哥滥用政治权利】

李光耀离世后,新加坡政府办了好多场纪念活动,一场接一场,有几十场呢。刚开始,国父走了,办这么多活动缅怀他,大家都能理解。可没想到,都过去一整年了,新加坡政府还是办了很多纪念李光耀的活动。

李玮玲特别不喜欢这些活动,她曾公开写文章指责哥哥李显龙领导的政府,觉得要是父亲还在,看到这样不停地纪念自己,可能会觉得挺闹心的。

李玮玲说,这些过多的悼念活动既浪费了资源,也不符合李光耀的心愿。因为李光耀从来就不想要大家把他当英雄一样崇拜,并且很不喜欢别人过分吹捧他。

李玮玲直接指出了大哥李显龙的不足,她说,要想真正纪念父亲,就得努力把新加坡建设得更好。

她也说,李显龙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纪念什么,其实就是想通过这些活动给自己多拉点政治资本。

另外,李玮玲和李显扬两兄妹还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,说大哥李显龙和大嫂何晶用权力压制新加坡的媒体自由,不让他们好好说话,他们觉得这样做对新加坡的伤害会非常大。

李玮玲和李显扬写的那封公开信,在新加坡闹得沸沸扬扬,让李显龙政府好一阵子下不来台。

俗话说,家丑别往外说,大多数家庭遇到家里有人犯错,都会关起门来自己处理,不想把事情闹得人人皆知。但一直强调独立的李玮玲却不这么想,她觉得,对的事情就是对的,错的事情就是错的。

在她看来,新加坡这个大家庭始终最重要,李显龙自己的小日子不能搞特殊。不然的话,李光耀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新加坡可就要出大乱子了。

#图文创作激励计划#